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。他指出,餐飲浪費現象,觸目驚心、令人痛心!“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,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,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更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。(新聞來源:《習近平對制止餐飲浪費行為作出重要指示》)
民以食為天。隨着全民直播熱潮風靡全國,吃飯主播(“吃播”)以一種迅猛的發展勢頭在直播行業迅速佔據一席之地,但面對業內愈加激烈的競爭,部分吃播逐漸“變味”,有些“大胃王”吃播為了能吸人眼球,將堆成小山的食物吃進肚子後又開始催吐,嚴重浪費食物,與勤儉節儉的社會風尚背道而馳。
2018年,世界自然基金會(WWF)中國首席代表盧思騁在談及食物浪費對環境的影響時曾説,全球現有農業生產使用了70%的淡水資源、33%的土地和30%的能源,排放了20%的温室氣體,以及隨之帶來了對水、土壤和空氣的污染等。用這樣的環境代價生產出來的食物,卻在餐桌上被浪費,這不禁讓筆者想起一首耳熟能詳的古詩:“鋤禾日當午,汗滴禾下土。誰知盤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飯桌上的飯菜來之不易,我們要向浪費糧食説不。
據《中國城市餐飲食物浪費報告》顯示,中國城市餐飲每年餐桌浪費食物約1700萬~1800萬噸,相當於3000萬至5000萬人一年的食物需求量,浪費率高達12%;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顯示,全球每年約1/3糧食被損耗和浪費,總量約每年13億噸,世界上每9人中就有1人捱餓……驚人的數據無一不在警示世人:“珍惜糧食!”
家中有糧,才能心中不慌。今年,全國糧食生產受疫情、蟲害等不利因素影響,世界多國面臨嚴重的糧食危機。儘管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,但中國人真正告別捱餓時代不過短短几十年罷,關於飢餓的記憶還留在長輩們的回憶裏。所以,無論何時、無論哪一代人,都不能忘記對糧食的敬意。
一粥一飯,當思來之不易;半絲半縷,恆念物力維艱。我們要從自己做起,將“浪費可恥”的觀念付諸於每日行動之中;以浪費食物作為籌碼換取流量的吃播更應注重以身作則,引領健康餐飲新風尚,節約糧食,杜絕浪費。(雲夢怡)
掃碼可關注“黃燈籠辣評”微信公眾號。
·凡註明來源為“海口網”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、美術設計等作品,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。未經本網書面授權,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、轉載或建立鏡像。
·凡註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